首页

美脚被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6 08:02:59 作者:雨后转晴别大意!关键时刻“挪床”能保命 浏览量:66384

昨日(5月24日)

南方的强降雨过程进入尾声

范围收缩到华南一带

强度也有所减弱

预计本周末

除广西、广东、云南等地部分地区

有中到大雨或暴雨外

全国整体天气将趋于平静

5月25日至26日

江南及其以北大部地区

雨水较少

不过

暴雨停歇不等于风险解除

雨后三天

仍是地质灾害高发期

请注意做好防范措施

雨后致灾 夺人性命

  雨后作业遇难

  2024年6月3日,广西河池市天峨县更新乡东瓦村大坳屯,因雨后塌方堵住排水沟导致雨水流入屋内,胡某在疏通排水沟作业时被泥土掩埋遇难

  私自返家被埋

  2020年8月21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富泉镇中海村6组突发山体滑坡,造成7人死亡2人失联。据悉,事发前当地组织过撤离,9名被埋人员系入夜后私自返回家中

  为什么地质灾害有滞后性?

  地质灾害不仅在下雨时容易发生,还具有滞后性。

  雨停后,山坡上部饱和土体形成的地下水顺着山坡向下渗透汇集,山坡下部岩土体处于超饱和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极易失稳发生滑坡、崩塌。

  此外,在重力的作用下或雨后边坡处于极限稳定状态时,遇加压、震动、挖掘等人为不合理扰动,山体易失稳发生滑坡、崩塌。

  高发时段与区域

  时间:降雨结束后3天内风险最高,尤其是首次晴天或再次降雨时。

  地点:山区、河谷、高陡边坡、临崖临水路段、人工切坡建房区域等。

山区居民避险

应从细节入手

  对于山区居民来说,根据当地政府的地质灾害预警,在危险发生前及时转移,是确保安全的前提。另外,从细节处科学防范灾害,也能减轻灾害带来的伤害。

  湖南、江苏等地在汛期开展的“挪床行动”,就有效地避免了人员伤亡。

  “挪床行动”又称为“住前不住后,住上不住下、住高不住低”避险法,通常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生地区生活的群众,下雨时要从楼下搬到楼上住,从靠近山体的后屋搬到离山体较远的前屋住,对家中床铺位置进行调整。这样即使有小的崩塌,滑下来后也不会被伤到。

  2024年5月5日,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甘溪滩镇发生一起山体滑坡险情,石块冲破墙体及窗户涌入房内,皮姓夫妻二人由于听取巡查人员建议,提前搬至离山体较远的前屋居住,最终成功避险

  泥石流、山体滑坡

  来袭如何应对?

  1. 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 泥石流、山体滑坡袭来,不要顺着河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应向与洪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爬

  3. 若陷进沙流,别呼救,泥沙会堵住嘴。抱紧大的物体别撒手,再向岸边移动。

  4. 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

  此外,灾害发生后,如已撤出危险区,千万不要随意返回家中收拾物品或查看情况,避免二次遇险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地质灾害隐蔽性强

即使天气转晴

隐患仍可能持续数日

雨后恢复生产生活时

尤其要注意安全

提高警惕避免侥幸心理

27日至29日

南方将迎新一轮降雨

请关注临近预警预报信息

避免前往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中国应急管理、央视新闻客户端、广西自然资源、@中国天气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澜湄印象】我和我的“华电英雄”

近年来,山西加快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深入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为黄河永续造福中华民族作出贡献。日前,“法护黄河润三晋”采访团赶赴黄河岸边,实地探访黄河生态治理的新成效。

库克称苹果头显产品年内中国上市

  第二十六条 统筹利用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支持高校教材建设。国家重点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重点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教材以及紧缺、薄弱领域的教材建设。高校和其他教材编写、出版单位应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教材编写、审核、选用、研究和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国内矿藏价值万亿,马来西亚向中国寻求稀土合作

10:30,走到四楼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门前,一块黑色指示牌面墙而立,不一会儿,一位身穿藏青色工作服的梁姓讲解员过来将牌子有字的一面翻出来,“本展厅现有义务讲解服务”白字醒目,一对母子看到后立刻走上前询问,讲解员戴着口罩,笑眼弯弯点点头,伸手示意,开始“1对2”讲解。仔细看才发现,她没有戴话筒,讲解时轻声细语。

情侣拒绝采访被主持人劝分手?栏目组:涉事职工已停职

第七条 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简称电力监管机构)依照本办法对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等电力市场相关成员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情况实施监管。

卷对卷印制太阳能电池能效创纪录

各省份把补链强链作为重点工作积极布局,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明确信号——北京要加快推进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在光电集成、芯粒技术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山东提出,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钙钛矿等领域,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扎实推进稳链固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